第127章 全部否决_张阳李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 全部否决

第(2/3)页

的问题,这是地理环境的问题,吐蕃是高原……”

        话还没说完,李孝恭大摇大摆地走出房间。

        张阳无奈低声暗叹,“太膨胀了,早晚吃没文化的亏。”

        尉迟恭走上前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张阳行礼说道:“我姓张,叫我小张就可以了。”

        尉迟恭拍了拍张阳的肩膀说道:“你不该做文官的,人才呐,可惜了。”

        话语说完,尉迟恭一脸惆怅地走出房间。

        李承乾也打算离开,看了看张阳欲言又止,想说话又是三缄其口,只好说了一句,“河间郡王是一个粗人,让他来安排会谈确实是有些不合适。”

        张阳认同地点头,“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动不动就要出兵出兵的,一旦出兵那就是人命,懂不懂谈判的意义。”

        李承乾:“可惜了,怎么就是个文散官?”

        皱眉看向李承乾,张阳疑惑道:“为何太子殿下也说这种话?”

        “人才呐,可惜了。”

        一边感慨,李承乾走出了驿馆。

        独自站在房间中,张阳心中疑惑,这官怎么当得有些不上不下的。

        虽然做了一个小官,朝中的事情管他洪水滔天,不如自己养老计划重要,也不知道村子里现在怎么样了。

        张阳离开驿馆,匆匆前往封地。

        李孝恭和尉迟恭两人来到甘露殿,向李世民说了这一次会谈的事情。

        站在殿内的还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张阳一番话让两国使者碰了鼻子。

        李世民正在练着字,一边说道:“这么说来他们只能无功而返了?”

        尉迟恭说道:“陛下,按照登仕郎的说法,这一次若是大唐轻易出兵反而是下策了。”

        长孙无忌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现在争取了这么好的主动,应该更进一步。”

        如今的吐谷浑和吐蕃就是放在李世民的面前一块肥肉,就看要怎么吃了。

        房玄龄也说道:“陛下,臣以为此刻继续向边关增兵,并且派出部分兵马挺进吐谷浑地界。”

        甘露殿内,一场关乎吐谷浑命运的讨论展开了。

        能让吐谷浑称臣的盟约确实好,也很能长面子。

        李世民心里不信这种话,经历过渭水之盟的事情,打心里不信盟约这种事情。

        群臣走出甘露殿,大家默不作声地走出宫。

        房玄龄低声说道:“陛下想要的是和平吗?”

        长孙无忌的脚步没停,他低声说道:“陛下有宏图大略,陛下想要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老夫觉得陛下真正想要的是河西走廊。”

        房玄龄看了一眼身后的甘露殿,能让陛下真正动心的也就只有河西走廊。

        长安城郊外,有时候的运气好巧不巧,说不上倒霉也说不上太好。

        遇到孙思邈这种事情有些意外。

        孙思邈微笑着说道:“你这是要去哪儿?”

        张阳坐上自己长租的马车,“去封地看看。”

        见孙思邈也坐上马车,张阳诧异道:“这是做什么?我现在还不想与您坐而论道。”

        孙思邈笑着说道:“贫道想去骊山逛逛,这不是正好顺路。”

        赶着马车,张阳心中不自觉地看了看坐在马车里的孙思邈,他手中拿着一卷竹简,正写着什么。

        距离骊山还有一段距离,孙思邈又道:“一滴水中可见万千细菌,人体内的血液呢?”

        孙思邈的研究方向有点偏向微观了。

        见不搭话,孙思邈又问道:“问你话呢,小娃娃好不晓事。”

        张阳苦恼地说道:“血液里有很多细胞。”

        “细胞?”孙思邈在竹简中写下细胞两字又陷入了沉思。

        马车走了两个时辰终于到了骊山脚下。

        孙思邈走下马车一边自言自语嘀咕着走向骊山。

        这老神医该不会是走火入魔了吧,确认他安然无恙地走进了山林中,这才放心地赶马前往村口。

        村子里的建设还算顺利。

        村口的一条路用砂浆浇筑好了,非常地平整。

        “哈哈哈!就知道你会来!”

        这声音听着耳熟,张阳侧目看去,“魏王殿下,你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张阳李玥》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11650/11650614/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