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高主任,我们求援来了(3k)
第(2/3)页
得太多了,我得去醒醒酒。”
有些粗暴的抢回技术材料,推开航发负责人:“我亲爱的总师同志,如果你再拿着这个东西不还我,我肯定你一克的材料都得不到,听着,我需要拿它向上面汇报。”
如果不是人需要休息,他们恨不得一天上24小时,越早把知识学习到手,就能越早投入到研究开发之中。
达瓦里氏听见航发负责人如此的惊呼,心里想到,看来这次是真的需要拿出更多诚意了。
“力学性能如此优秀,不,我一定是在做梦!”
再说,人家自掏腰包请客,谁也说不了个不是。
“我的建议是成品可以出售,但是技术保密。”
经过林连伟介绍,高振东与碳研院的人熟悉之后,和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一样,碳研院的同志开开心心的去第三轧钢厂的招待所住了下来,林连伟使命完成,回导研院去了。
——
跨国电话线上,一东一西,一南一北的两个人正在打电话。
听了这位同志的话,分管领导乐开了怀:“哈哈,他们也有求着我们的时候了,结果先不说,这个态度的转变就很让人心喜嘛。这就对了,上赶着不是买卖,总要有来有往才好。”
现在高振东在上的课,严格说来不是晶体管计算机设计了,而是类似通用计算机体系架构的课程,而且有一部分是超前的,那就是数字电路相关的东西。
达瓦里氏是懂技术的,看到材料的第一眼,就发出了惊呼:“噢,我的天哪,他们这是弄出来一个什么东西。他们为什么又要我们供应这么多种类的原料。”
南边的同志并没有大包大揽:“达瓦里氏,我只是确认,并不一定是好消息。”
“不是。”
当北面的达瓦里氏接到南边同志的回复的时候,非常高兴:“我亲爱的同志,我就知道伱会给我带来好消息,我想问一下,能把技术向我们公开吗?”
就在一行人喝茶了个水饱之后,高振东趁自己休息时间,过来了。
说到这里,有些儒雅的这位同志,难得爆了句粗口。
北边的达瓦里氏噎住了,过了一会儿才说出话来:“好的,同志,这个事情,我去协调。但是你需要给我一份你们这个新材料的所有特性参数,我需要用它,来说服其他人。”
“不知道。”
“第三,这也能减轻一些我们还债的压力,这种技术性产品,售价可不是鸡蛋苹果那么低廉,不会被人拿着圈圈套来套去,还特么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碳研院的同志和林连伟也明白自己来得唐突,人在就行,等一下就等一下吧,自从曾工和他同学那一次电话被拔线之后,辗转多次,才重新联系,沟通情况,确认出差,办理手续,一晃眼已经一个多月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了。
这位同志斟酌了一会儿:“那领导,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可能不成熟,您多批评。”
从保密通道收到跨国电报的达瓦里氏,这位达瓦里氏和他们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13536/135367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