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太大
第(2/3)页
盘才有人口不过七万户,臣祖上为了方便统治,还将他们分别安置在几个城镇或农垦畜牧区,这都七八代,还这么点人口,归根到底还是受制于Z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和资源......臣的家族直到爷爷那辈才开始有点钱,皆因为科技发展带动了Z南地区的旅游业,到了臣执掌大权的时候,每年才能从旅游业赚个千万左右。”
说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尬笑了一下:“呵呵,当然,臣的父亲在位的时候,还办了秦氏产业,在中原、江南都还有点产业.......”
是的,朱猷堃早就知道,大明很多藩主在崇祯大帝时代就一直是亏本状态,直到崇祯大帝驾崩的一百后,才由帝国下院通过了一个叫《藩债法》的法案,将各个藩的债务免除——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发行的藩债;要不然上百个藩的债务和利息加起来起码一千多亿。
当然,藩债也不是完全免除,而是由大明朝廷负担了本金部分,这对于当时财政非常宽裕的大明朝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反而进一步增进了大明朝廷和藩臣、藩地之间的联系。
另一个方面,当时的财政大臣名叫郑纯,是泉国公郑芝龙的四世孙,还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兼泉国公郑顾之弟,不仅是个科班出身的理财高手,而且还给大明朝廷有点过时的财政制度发起了重大的改革。
而这个改革,致使大明朝廷不仅财政大有改观,而且还为帝国霸权的稳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猷堃虽然已经不再过问政事,但是他理论上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甚至可以下令解除民选首相及内阁、解散上下两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知道,恰恰相反,他基本对自己统治的帝国非常了解。
Z、Q、X地区,及北部的整个西伯利亚,所遍布数百个公侯伯子男,并不是改革的阻碍,这些家族和他们的家主们实际上早就想放弃那些地区了,可是大明朝廷一直不肯松口;至于他们为什么不造反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史上第一无道昏君》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17/172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