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8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第(3/3)页
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禁不住泪水涌满眼眶。
虽然在校仅仅三年,但警校生活的特殊性让他们之间既是同学又类似于战友,结下了深厚情谊。
大家不仅一起上课一起训练一起吃饭睡觉,还一起参加紧急集合、越野拉练、站岗执勤,相互配合截车外出,跟车上线反扒窃抓小偷,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体验喜怒哀乐,共同走过。
三年的青春芳华,让刘勇他这些们从刚入校时的毛头小伙、黄发村姑,变成了英姿飒爽的预备警官,化蛹为蝶的蜕变得益于警校生活的艰苦淬炼。
这种淬炼已融入血液,成为一种自觉,指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砥砺奋进踏实工作。
警校毕业生大部分被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刑警队工作,处在侦查破案、维护治安、调解纠纷、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在警校学习的知识、练就的技能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
警校三年,我刘勇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总算以不错的成绩毕业了。
刘勇毕业后本来可以去市局刑警队的,但是听从了父亲刘铁林的意见去了基层派出所,因为基层一线工作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8月初,刘勇穿上崭新的警服,来到县公安局报到。
那天,刘勇站在镜子前,看着身着警服的自己,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分配那天,刘勇被安排到了县城的中心派出所。
所长姓孙,叫孙建国,四十来岁,看着挺和气的。他拍着刘勇的肩膀说:“小刘啊,你可是大学生,以后咱们所里就指望你了。”刘勇憨憨地笑着,心里美滋滋的。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说实话,刘勇有点不适应。
派出所的工作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没有想象中的惊心动魄,倒是一堆琐碑事儿。
接警、做笔录、调解纠纷,忙得刘勇团团转。
好在有个老警察王大伟,经常指点他。
他说:“小刘啊,咱们干警察这行,就是要服务群众。群众的小事就是咱们的大事。”刘勇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慢慢地也就适应了。
这年头警察工资不高,刘勇每个月工资90块钱。虽然不多,但也算不错了,他家里条件好也不在乎工资多少。
刘勇有个青梅竹马。她叫李梅,是刘家庄医院的护士,比刘勇小一岁。
李梅的父亲也是老公安,是刘勇父亲刘铁林的老战友,两家是通家之好。
他俩从小一起长大,李梅性格温柔,刘勇挺喜欢她的。
只是因为工作忙,他们俩见面的机会不多。
有一次,刘勇休息日回刘家庄,正好碰到李梅也回来了。
他们一起去了大院后面的小山坡,那儿有个老槐树,是我们俩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
他俩坐在树下,聊起了各自的工作。
李梅说:“勇哥,你当警察了,可要好好干啊。”
刘勇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好警察的。”
这年头,燕京有些偏远的县城还没什么娱乐场所。
刘勇和前来探望他的李梅偶尔会一起去看露天电影,或者听收音机里播的新闻和评书。
虽然生活简单,但他们都觉得挺满足的。
就这样,刘勇的警察生涯开始了。
刘勇每天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处理各种案件,调解邻里纠纷。
虽然辛苦,但刘勇觉得很充实。
每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刘勇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勇渐渐熟悉了警察的工作。
每天早上6点起床,穿好警服,骑着自行车到派出所上班。
路上,会看到街道两旁的早点摊,闻着油条和豆浆的香味,刘勇总觉得精神倍儿棒。
在派出所,刘勇和同事们处理各种案件。
有时是邻里纠纷,有时是小偷小摸,还有时是交通事故。
刘勇记得有一次,他们接到报案说有人偷自行车。
刘勇和王大伟骑着车满城转,最后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找到了那辆被偷的车。
抓到小偷的时候,刘勇心里那个兴奋啊,觉得自己真像电视里的刑警。
工作之余,刘勇也没忘了和李梅培养感情。
李梅托关系也调来了刘勇所在的县城工作。
有时候下班早,刘勇就骑车去医院接她。
他们会一起去县城的小公园散步,聊聊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李梅总是笑眯眯地听刘勇讲派出所的事,刘勇也喜欢听她说医院里的趣事。
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夕阳西下。
李梅突然问刘勇:“勇哥,你觉得当警察辛苦吗?”
刘勇想了想,说:“虽然辛苦,但是能帮助别人,我觉得很值得。”
李梅笑着说:“那我以后可有福了,有个警察老公保护我。”
刘勇听了,心里甜滋滋的,脸都红了。
……
这一天在县城的街头,一个叫王树森的农民被十多个人当街按倒抓走。
抓他的不是别人,就派出所的民警刘勇、王大伟等人。
抓王树森是因为警方怀疑他就是隐藏在民间的罪犯——连环入室抢劫案的主犯。
在王树森被抓的前两天,邻县房县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入室抢劫案,但据调查在案发时王树森并没有去过房县……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26897/268976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