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隐官_剑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隐官

第(3/3)页

了一条死命令,“吾国边军精锐全部在此,可做浩然矛头,打穿蛮荒!”

澄观王朝的年轻皇帝,名叫黄莽。

也不晓得某位一贯心大的青衣小童,将来路过澄观王朝,见着了那个“黄莽”,会不会旧态复萌,不长记性,劝他改个名字?

还剑湖那边,竹素的出关,比起宁姚的预期竟然要提前一个时辰。

竹素也觉惊讶,顺利得无法想象,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牵引,就是字面意思的那种有如神助。

宁姚很快了然,说道:“因为你是落魄山一脉的谱牒修士。”

谱牒录名,祖师堂敬香,便是一种昭告天下,是道心与天心的相通。

竹素恍然,她这种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对于谱牒身份、祖师堂录名,曾经是几乎没有任何感触的。

宁姚说道:“我马上要去龙泉剑宗的犹夷峰,你可以继续稳固境界,之后自己返回龙象剑宗。”

竹素点点头。龙象剑宗总不能被青萍剑宗比下去。

谢狗手持行山杖,大摇大摆御风来到湖边,交给宁姚一把古镜,说是山主托付小陌去碧霄道友那边讨要而来的“份子钱”,就以宁姚作为山主夫人的名义,送给刘羡阳、赊月这双即将成亲的道侣作为贺礼。

原来上次老观主从小镇河边收走了那片青崖,在皓彩明月道场之内,蒙尘已久的远古重宝,已经被老观主炼化为原貌,是昔年龙女本该作为最重要嫁妆之一的月宫镜。这把青铜古镜背面有一圈铭文,古篆刻有“一点灵犀,万古精神”,里边藏有一轮品秩极高、近似于古天庭“初稿真迹”的明月。

这便是当初赊月来到浩然天下苦苦追寻的大道契机。

炼制古镜的最终结果,老观主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先前与小陌喝了顿酒,还没捂热便将古镜送出去了。

对于道场名为落宝滩的碧霄洞主而言,也算不得什么割爱,天底下的好物件,他这辈子见过的,过手的,多了去。

宁姚将古镜收入袖中,谢狗瞥了眼竹素,点点头,“终于有点剑仙样子了。”

竹素以前还有些忌惮“远古白景”的赫赫凶名,更担心她来落魄山是不是另有图谋,如今算是真相大白,竹素内心十分佩服谢狗的选择,敢爱敢恨,有取有舍,不愧是白景。

谢狗急匆匆告辞离去,说要赶去拜剑台那边,需要跟大公无私的郭盟主与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奸臣碰头议事。

宁姚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竹素难免别扭不适,难道说是因为自己的境界还不够高,所以无法理解“前辈白景”的思路?

随后宁姚御风去往北方,竹素留在湖边,这位女子剑仙幽幽叹息一声,还好,没有第三次让道于隐官的事情发生。

拜剑台那边,郭竹酒难得如此眉眼飞扬,原来师父让她去国师府当差一段时日,算是补上符箐的缺口,这可是她的老本行啊。

见自家盟主心情大好,白发童子眼神诚挚道:“盟主,你去别处高就了,跟随隐官老祖建功立业,小的们怎么办?!咱们这个帮派没了主心骨,天都要塌了啊……”

谢狗有些佩服这位副舵主的脸皮和话术,真肉麻,贼恶心。

箜篌既是编谱官,她还曾是落魄山历史上的第一位杂役弟子,也是今天之前第一位、唯一一位外门弟子。要说如今已转人身的白发童子啥感受?能有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呗。

郭竹酒抬起双臂,伸手按住白头和貂帽,笑道:“我不在山中的时候,你们少些勾心斗角,同门要和睦相处,相亲相爱……”

貂帽少女怀捧绿竹杖,笑呵呵。白发童子转过头,啊忒。

察觉到郭盟主已经加大手劲,谢狗立即正色保证一定与编谱官同心同德,白发童子更是神色谄媚,说必须与谢首席好姐妹。

背好一只小书箱,手持绿竹杖,郭竹酒气势如虹御剑北游,不久便追上了师姐裴钱,她们一起坐在云海看海陆接壤处的人间。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大骊旧中岳地界,距离那座龙泉剑宗近了,一个斜挎包裹、手持竹杖的目盲老道士,路过一座位于三州接壤处的县城,此地出产的罗盘在山上颇有名气,老道士逛了一圈店铺,货比三家,花了五两银子买下了一只做工考究的罗盘,拿棉布小心裹了,再去下馆子,点了一条臭鳜鱼和一份毛豆腐,就米酒喝,老道士自饮自酌,与店家结过账,就继续赶路,老道士出了城,要去那座旧名“白岳”的齐云山。

约莫是形单影只的老道士,瞧着确有几分仙风道骨,期间时常有百姓凑近询问能否帮忙批命、能看阳宅阴宅风水?老人只是笑着推说贫道学艺不精不敢误人,何况小风水在地理,大风水在人身,自求多福者天必定助之,何必问命于盲。话是这么说,瞎眼老道人也会从袖中摸出一两张黄纸符箓赠送给他们,说是相逢即缘。

一路走向齐云山,此次拜访兵家阮圣人的龙象剑宗,老道士贾晟可不是参加明儿婚宴奔着吃白食去的,有任务在身。

虽然目盲,但是龙门境、即将结金丹的老道士,其实早就视野无碍了。

相传上古岁月里,有道士名为龚栖霞,跨洲远游至此住山修炼,道士以家乡国号“乾元”为道号,既无道友也无侍从,独力开辟山道,留下仙迹,据说也就是在龚真人开山之后,数州之地,此山白云最多,衬托得宛如一座海中仙岛,久而久之,每年朝山的香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座座祠庙香火袅袅通天。至于那位龚真人是否羽化登仙,得道飞升,还是陆地常驻,谁都不好说。

到了齐云山的山脚,老道士贾晟施展了一门请神的道法,毕恭毕敬所请之神,却不是某位山水正神,而是一位身材矮小、手持藤杖系葫芦的土地公。

如今学道人,哪里晓得入山先拜土地的老规矩呢,恐怕就算知道,也不肯上心罢了。

贾晟拍了拍道袍,抖了抖袖子,稽首道:“落魄山谱牒修士,道人贾晟,拜见福德正神。”

土地公微微讶异,颇有几分受宠若惊,连忙给这位自称来自落魄山的老道士热情还礼。

作为此山的“地主”,本以为贾老神仙是要调遣驱策一番,至少也是陪同游山、帮忙带路之类的,不曾想老道士只是送了一份见面礼,说是叨扰了,还婉拒了土地公的一起登山,老道士说哪敢让劳苦功高的福德正神陪同,他是万万当不起的。

道别了土地公,贾晟独自登山。

此山九里十三亭,错落有致,点缀青山,宛如一位位高真、美人、豪侠、隐士……亭亭立于山脊,在那常年云绕缭绕的山间,经常可见几丛黄芽野茶。老道士缓缓登山,一路美景美不胜收,步入倒数第二座的渐入仙关亭,在此停步暂作休歇。

老道士开了法眼,举目远眺,见那远处数峰逶迤,一岭成线连绵如蜈蚣寂然趴地的背脊。

厚重泥土如衣衫,古木花草如锦绣。

贾晟抚须点头,果有老物成精近乎神,栖息修真潜灵于此。

跟师姐裴钱分别之后,郭竹酒到了大骊京城,却没有直接去国师府,而是隐匿身形,落在了在京城外的那条道路上,走在熙熙攘攘的队伍里,一起入城。

道路上既有车驾也有徒步,虽然拥堵,却井然有序,更无权贵的吆五喝六,横冲直撞,也无山上修士的高人一等,如何趾高气昂,反而尽量约束着一些老百姓也早已习以为常的仙家坐骑,只因为大伙儿一起去的,都是那座国姓依旧是宋的大骊京城,大概相较以往,略有不同的地方,无非是国师从崔瀺换成了陈平安。

离开鸿胪寺,陈平安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去北衙那边看看。

返回国师府,先换了一身装束,再单独去了一处大骊秘密设置的“牢狱”,找到了捻芯。

此地是大骊王朝头等机密所在,与那营造剑舟、山岳渡船的“船坞”是一样的禁地,用以关押宝瓶洲战场的蛮荒妖族落败战俘。

不得不承认,有些蛮荒妖族骨头真硬。先前捻芯说换她来试试看,就来了这边,算是重操旧业,做回了老本行。

陈平安腋下夹着一本册子,环顾四周,熟悉的场景,轻声笑道:“老聋儿该来这边看看的。”

捻芯就事论事一句,“他来了也不济事,空有境界。”

陈平安说道:“你都没办法想象,老聋儿如今是何等痴迷于传道授业,这会儿都开始计划着定期下山度人上山了。”

捻芯哑然。

当那些蛮荒妖族察觉到陈平安现身此地,原本死气沉沉的牢狱,变得生机勃勃,霎时间“隐官”的称呼此起彼伏,热闹异常。

也就是捻芯清楚缘由,否则换成一般不知情的浩然修士,都要误以为陈平安是不是蛮荒共主了。
如果您觉得《剑来》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3/3488/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