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 解决医疗卫生问题_官场之青云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5章 解决医疗卫生问题

第(1/3)页

这两所高职院校一个是罗州技师学院、一个是罗州卫生学校,从编制上来讲,都属于省教育厅管理,是副厅级的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

听起来名头大,级别高,但事实上,这样的学校全省有一百多所,省教育厅根本管不过来,吃喝拉撒又在地方,慢慢地,基本上就成了委托地方管理。

院长一般是省教育厅任命,书记则是地方领导调任,不是这个人多适合干教育工作,或者说热衷于发展教育事业,而是为了解决一个级别。

比如说哪一个重要的局长年纪大了,提不了副市长,人大政协副职又没有位置,就去两所高职院校任党委书记,副厅级就解决了。

短时间来看,这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个好事,因为来的领导,一般都是强势局的领导,能帮助解决不少实际的问题。

比如土地、资金、住房、教师子女入学.......

这些年有住建局长、卫生局长、国土局长,甚至还有发改局长调任,每个局长过来,都能带来不少的资源,学校的楼堂馆所、硬件套件都很好。

而且学校的干部教师,有什么个人的私事,也能找书记开开口,比院长厉害多了。

在一个地市干强势局的局长,基本上全市都会给他个面子,这是基层熟人社会的特点。

但这样问题也很明显,一是新来的领导都是行政官员,既不懂教育,又很强势,往往立刻压服院长,在行政事务上也说了算,完全成了一把手。

高校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双shou长”,书记和校长同为一把手,分工侧重有所不同。

书记重人事调整,校长重教学和科研。

在很多知名高校,由于校长在学术上造诣更深,资源更多,可能比党务行政干部出身的书记说话更硬气。

可在高职学院,校长虽说一般也是教授,但学术能力就那么回事儿,所以根本没办法跟大局长出身的党委书记竞争,慢慢就成了“应声虫”。

这对整个学校的科研都是不利的。

所以这些年,两个高职学院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提高和进步,老师都是为了评职称才发一些文章,都是应景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官场之青云志》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46025/4602558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