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闺女竟然是没人要的渣女?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8章 闺女竟然是没人要的渣女?

第(2/3)页

来。

发挥一下想象,战场上正打的热火朝天,你用通条去挖装填好的火药和子弹的枪管,是个什么样的画面。

最最离谱的还不是这个。

在战场上,那么多枪一起发射的情况下,许多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哑火。

因此导致多次重复装弹。

举个栗子。

老米南北战争,盖兹堡战役。

战后北军清理战场,发现双方士兵遗留在战场上步枪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枪管中还有子弹。

其中有大半枪支,误塞了两颗弹头。

塞了3到10颗弹头的,竟然超过四分之一。

其中有一支枪中,塞了23颗弹头,创下了历史记录。

怎一个‘强’字了得?

火枪发展到南北战争那个年代,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战术,都已经十分成熟。

这都能出现那样的笑话,何况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燧发枪?

事实上,在铜壳子弹出现之前,火枪都无法对弓箭造成碾压式的优势。

这也是云逍热衷于造炮,而对火枪不怎么感冒的原因……跟喜欢粗大,可没任何关系。

云真人要的,是在战场上碾压建奴骑兵,是降维打击!

那样才够爽,够痛快不是?

将刚问世的燧发枪装备到军中,的确是怪丢人的,不,丢尽穿越者的脸。

并且还会害无数士兵送命。

啥?

你说为什么不造线膛枪?

别扯犊子了。

早在一百多年前(15世纪),就出现了线膛枪。

然而一直到300多年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装备的火枪,都还是前装滑膛枪。

火枪击发的方式,一变再变,但大部分士兵的管子里依旧是光光的。

为啥?

前装线膛枪的历史,就是个苦逼史。

膛线是枪管的灵魂,这没错。

可线膛枪的造价高,这还是只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线膛枪的装填速度,实在是太吉尔慢了。

因为线膛枪有膛线,普通的弹丸塞进去会漏气。

要保证弹丸嵌合膛线,和枪管严丝合缝,就必须将弹丸做的比枪管口径要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63695/63695498/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