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采访_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2章 采访

第(1/3)页

“但它的改变会是渐进式的,不会像大家所以为的那样,一下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有美好愿景固然没错,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把现实中的生活过好。

就像我们在2022年的时候实现了常温超导技术突破,它在各个领域的涟漪一直要等到很多年之后才陆续出现。”

林甲接着说道:“在我们过去的理解里,可控核聚变等于近乎免费的电能。

但实际上它仍然有成本,从建设到后期的运营再到电网改造,成本只是说比传统能源会更便宜,降低到十分之一的价格是我们的目标,但不代表一开始就能做到。”

林甲找补完之后,整个采访的林甲环节才算是正式开始。

不过林甲的这番言论没少被懂行的b友们一顿狂喷。

“可控核聚变有成本固然没错,你总不能把建设成本和改造成本都算到第一年的成本里去吧?

这些费用明明就应该按照资本性支出去做资本化摊销,比如国家电网要投入一万亿进行电网改造,这一万亿一不是一次性今年全要花完,二即便今年花完,它也完全可以算作是未来整个生命周期里的费用。

你这样说不就是在说,即便技术突破了电价没变化也很正常么?林总能不能别忽悠小白了?”

不过这样的高赞评论在李希音的频道里存活时间非常有限,也就小红书上的集美们会抓住不放群起而攻之。

“林总,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始末?

有没有什么重量级的内幕?”李希音问。

林甲摇头:“没有,整个项目是高度保密的。

我平时工作就非常忙,不太清楚元光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从我的视角里,可控核聚变的保密程度甚至要比核弹变轨更高,因为核弹变轨会涉及到光甲航天本部的大量协同。

我们内部技术人员的数学建模,和调动算力进行推演,都能猜个大概。

你想要在瞬时对小行星产生大推力,在其他技术不实现突破以前,核弹几乎是唯一选项。

所以尽管元光不说,大家也能猜到,最后有可能用核弹。

但可控核聚变不是,整个项目它是和光甲航天控股的子公司合作,本部参与的人少,其次就是整个项目的保密程度非常高。

我和大家知道消息的时间点是差不多的。

另外再解释一下,我们控股能量奇点这件事我是全程不知情,元光他用了他的特殊权限绕开了董事会直接推动的这笔控股。

而在明面上的股权变更里,也没有出现光甲航天的名字。

不然国外的媒体早就能猜到我们的技术进度。

从公开信息看,能量奇点的投资方一直都是蔚来和米哈游。”

能量奇点就是具体参与可控核聚变的实体,之前因为洪荒系列核聚变发电装置算是小有名气。

“这里也有个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那就是当年光甲航天在常温超导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后,我那时候在刷微博,就看到网友们分析它的应用场景。

其中第一条就是可控核聚变。

我就问元光,说是不是可控核聚变很快就会实现技术突破?他给我的回复不知道,实际上那个时间,他就已经在着手准备,参与到可控核聚变的项目攻关中去了。”

不同项目的保密难度截然不同。

当前可控核聚变的进度准确来说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论证,从成本角度证明了可控核聚变的成本已经低于传统火电了。

即便把陆家嘴世纪大道国金中心的核聚变体验中心算上,整个项目涉及到的人也是很少的。

工人们在建造核聚变体验中心的时候,可猜不到要用来干嘛,还以为是某个潮牌在申海新建的体验店呢。

而且这和半导体不同,半导体的制程、工艺突破,涉及到大量的境外供应商配合,其实华国的进度如何,外界都是能猜到的。

华国自研光刻机,但光刻胶依然要依赖霓虹进口,光刻胶自研没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63751/63751755/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