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焦虑的传导_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8章 焦虑的传导

第(3/3)页

BS《新闻60分》的主持人苏珊,能简单问几个问题吗?”女主持人找来的第一个路人是一个黄种人。

“可以。”

“请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叫亚历山大,是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大二学生,主要从事应用科学和工程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

“你是华裔吗?”

“是的,我准确来说应该是华国人,不是华裔,我父亲在前两年的时候拿到了通用电气的offer来到了这边,然后我跟着过来上学,目前我拿的还是F签证。”

当年打嘴仗为什么说马斯克是非法打工,因为阿美利肯给这些国际留学生提供的签证都属于F-1签证,这类签证要是想在校园外打工,是需要获得特批的,而且哪怕是在学校打工,一周时间都不能超过20个小时。

要想在阿美利肯工作,得申请到专门针对国际留学生的H1B签证,当年马斯克相当于是拿着F类签证就跑到硅谷打工,严格来说显然是违法行为。

女主持人听到后,两眼在放光,显然这是再核实不过的采访对象了,父亲来阿美利肯工作,自己还是华人,在哈佛念书。

显然CBS也是从众多采访对象中选出了,他们觉得有吸引力的采访对象。

眼前这位黄种人小哥,新闻价值的buff都给拉满了。

“你如何看待华国在可控核聚变上的技术突破,以及一系列技术突破?”

亚历山大略微显得尴尬:“这将会深刻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无论是哪个方面。

我们现在学的知识,也许在短短几年后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从教授到学生,大家都很焦虑。

因为我们是应用科学,其实最多的就业方向就是能源领域,能源领域承载了阿美利肯大量的工科学生的就业。

然而当华国用可控核聚变设施铺满地球后,对于传统能源的需求会直线下降,叠加华国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这种下降速度会逐渐加速。

因为华国的核聚变技术路线,基于常温超导材料重构后,它是小型设施,占地面积可能还不如一个Apple专卖店。

这就导致华国不需要去重构海外市场的电网,他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帮这些国家建核聚变发电站,然后帮他们维护,无论是工作量还是适应难度都会小得多。

在解决电力问题后,华国会继续输出新能源车,油车能够存活,一来是因为惯性,二来是因为很多地方缺乏更换的动力。

但一旦尝试过华国新能源车后,是会产生上瘾性的。

就像大毛地区因为战争而大规模引进华国的新能源车,哪怕他们的维度如此高,但在体验过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丰田、本田、福特这些厂商哪怕能够回到大毛,但他们也无法再和华国新能源车竞争了。

类似的故事会在未来是十年不断在世界各国上演。

阿美利肯的能源产业会迎来毁灭性打击,现在的美股正在反应着资本的极端悲观预期。

去年这个时候,美股市场所有的能源类企业总市值是11万亿美元,现在只剩下4万亿,跌掉了60%,这还是建立在华国可控核聚变大规模商业化时间进度表还没亮相的前提下。

因此从资本市场到实际消费市场,再传导到我们学生的就业市场,整个链条的传导逻辑是非常清晰的。

我们在讨论之后都非常担忧,十分担心毕业就失业,连想去得德克萨斯州挖页岩油都没有工作岗位提供给我们。”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63751/63751755/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