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工艺最高达到了45nm_重生:我体内带个台式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3章 工艺最高达到了45nm

第(2/3)页



        通电之后,边上简陋的控制台屏幕慢慢启动着。

        整个机子,虽然没有漂亮的外观,但基本的部件是全了。

        七八个人守着,按照各自的分工安排,记录着数据情况。

        每一块部件、系统的功能,都需要保证能正常使用。

        试验人员拿着两块12寸的晶圆放了上去,设备操作师开始了操作。

        光刻过程中,需要人工的地方很少。

        在此之前,在旋涂机中已经旋涂了光刻胶,软烘后就等着光刻曝光了。

        激光通过激发,透过光罩,将上面的图形照射后进入了物镜,而后投射在了晶圆上面的光刻胶上。

        因为还是整机初步测试,江成并没有把浸没系统加上。

        光刻胶对深紫外线光非常敏感,照射后产生光分解反应,形成“沟壑”,而后通过显影、烘干等操作,就可以进行刻蚀了。

        试验的是一个简单的测试电路图形,在控制系统下,双工件台快速而又轻微的移动着,一块一块的曝光。

        一张12寸的晶圆,根据芯片die的尺寸不同,能够光刻不同数量的芯片。

        就如现在试验的,可以切出将近200枚。

        很快,在光罩上的图案光刻好了。

        试验人员取出晶圆,进行显影、烘干、刻蚀。

        期间还需要用掉不少的超纯水,用这些水,把晶圆上的杂质给清洗干净。

        有些无聊的光刻流程,但又是真的非常的神奇。

        通过光刻,将图案刻在了晶圆上,几十纳米线宽,不通过显微镜,根本看不到。

        而后再通过操作,让铜等金属在刻蚀的区域外延生长,做成了纳米级的电路。

        小小的一个芯片中,密密麻麻的布着电路。

        三个小时后,试验的晶圆好了,在此前每个步骤都有人员测试参数,这会儿更是开始了详细测试和验证。

        “……工艺最高达到了45nm!”虽然是蒙着嘴,但连广浩看着这检测仪器上的参数,兴奋的跳了起来!

        这还是干式光刻呢,如果通过浸没式的光刻呢,是不是能够突破28nm了?

        甚至通过多次曝光,达到更高的工艺?!

        连广浩这一句话,让场上的人顿时欢呼了起来!

        “真的吗?我们居然成功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重生:我体内带个台式机》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66926/66926419/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