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一不小心,吊打了所有友商
第(1/3)页
一句话,莫天青用数段形容词,重量式、激昂无比地,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布道。
举世之颠,唯我独有!
来自未来科幻的技术!
但新型阻变式存储芯片?
这是个什么东西,新的内存卡吗?
枫华微电子研究的不是存储用的nm卡吗?
改名字了?
一时间,众人在场上纷纷扬扬地议论了起来。
而在网上,官网、bi站和优土的同步直播之中,无数的弹幕飘荡了起来。
“靠靠靠,这么热血,举世之颠,唯我独有?”
“哈,感觉老莫要飘了。”
“我就喜欢老莫吹牛逼。”
“切,夸大其词而已。”
“就一个普通内存技术,能有什么新东西。”
“小的们,让我给你们科普科普!阻变式存储器(rram),是一种可以显著提高耐久性和数据传输速度的可擦写内存技术。最初于1971年,柏克莱加州大学的蔡少堂提出来的。”
“蔡少堂,华国人?”
“菲国华人出身的,后来入米国籍了。”
“晕啊,咱们华人其实是很聪明的,就是好多都成了米国人。”
……
网络之上的讨论,自然不会影响到莫天青继续发布这一项全新的技术。
“阻变式存储技术,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一直只停留在实验室,但今天,我们枫火,将他变成了现实,搭载到了我们的ex2手机之中!”
“让我们,用一则短片,来认识一下这一项颠覆想象的超级技术吧!”莫天青收着热血情绪,把科普留给了短片。
会议场上熄灯了,众人摒息相望,看向了前面的3d巨屏。
一个穿着简单的中年教授出现在了屏幕之上。
旁边的字幕,添加上了他的信息。
徐伟水木大学微电子所副主任、教授
“数据,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储,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
“从最初的电子管存储,到晶体管磁芯存储,再到如今的半导体存储,”徐伟边说着,短片还增加了特效,展示这些发展历程,“1971年,加州大学的蔡少堂首次预测了阻变式存储器,自此无数科研人员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
“在这个前沿研究上,去年,我们在实验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重生:我体内带个台式机》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66926/6692641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