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 章 霍去病:干就完了_家父汉武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8 章 霍去病:干就完了

第(3/3)页

做得不够,君臣之间真是如鱼得水,

“陛下圣德。”

霍去病发自肺腑。

刘据笑了笑,有些玩味道,

“听说近日伍被上拜卫府了?”

闻言,霍去病脸色一黑,心里气,

是他苦口婆心告诉伍被要建立一番功业,眼看着已经给此人劝住了,霍去病本等着他来投,却没想到,伍被思虑许久,还是投了卫青,这让霍去病觉得,忙活半天,是在给大舅做嫁衣!

“也不知大舅是给伍被灌了什么迷魂汤,就非大舅不可了!”

霍去病自觉人格魅力拉满,可在卫青面前,却总有挫败感,霍去病如甘霖,卫青如春雨,

刘据暗笑,

以他这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

并非是表哥魅力不够,而是在对待招贤一事上,表哥与大舅相比,准备的太简易了,

再现代一点的话说,

霍去病给的平台不够大,与人才配套的政策也不够豪华,

至于问刘据怎么看他的臣僚,又转投自己的将军,刘据的回答自然是坐着看、躺着看,

因在汉时自辟僚属,再正常不过,

汉随秦制,制度简易,但却极其高效,地方有极强的办事能力,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自辟僚属,地方官员的办事员都是自己招募的,

人才不会单纯的囤积在中央,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另外,地方基本能独立解决九成问题。但凡是政策就没有十全十美的,有利有弊,此制弊端就是地方容易做大,如东汉末年做大的都是地方州牧,其手下的人才储备就自成一国,

像是隋唐时发展为任何级别的地方官员都要由中央任命,地方官员都在中央的监视下,办事效率就低了,远不如汉时,再发展到宋朝,有了官职差遣,那就更没眼看了,不过此制也有好处,全天下都在皇帝的控制下。

选择何种制度都是手段,只看皇帝如何取舍,更倾向于哪一种,

当然,制度的设立也与防弊前朝有着巨大关联,

唐末藩镇割据,武夫当道,宋时建国便重文轻武,严禁武人再做大。

元朝社稷落于他人之手,祸乱中原,朱元璋匡清中原后,便想握紧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也有道理。

像汉承秦制,如此学习前朝制度的,还是少。

汉初的人才配置,在治国能力上,与秦时的人才配置,有着巨大差别,汉初是布衣将相,秦时是贵族子弟,像嬴政找来韩非子治策,汉初应该找不到一人可以平替韩非子。

但好在,汉初这群人,知道不如前朝,他们肯放下身段学。

话扯远了,总而言之,

刘据是倾向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给地方尽可能的放权,

矛盾,难做。

“大舅易学宫马上要建好了,天下贤才谁不想去学宫一鸣惊人?他们还找来评论时彦的大才,得此一句评论,立刻声名鹊起,

入卫府者,得名,得禄,得贵,

放在谁身上,谁不去?”

霍去病一想,

是啊,要是我我也去啊!

何苦来我这呢?!

丧气道,

“大舅真有心机,弄得这些真是比不了!那人才尽收其府邸得了,我还能如何?”

卫青成体系架构,确实是太不给别人留活路了,况且,就算霍去病想较劲,也没有卫青的人力财力,卫青背靠富婆平阳公主,钱是源源不断的,

霍去病郁闷地抹了把脸。

“表兄,要发挥你长处啊,骠骑营那么多良将,现在大汉军政都要仰仗他们,你是如何选出他们的?”

霍去病面露沉思,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据哥儿,我明白了!”

刘据含笑点头,

“想明白就好。”

卫青垄断上级人才市场,霍去病只能发挥长处,从下级人才市场淘金了,

况且,霍去病确实擅长这个!

见表哥霍去病想通了,刘据也跟着高兴,像未来要出镇海外的藩王,更是要有自己的人才班子,以及更大的自主权,如张骞一般,通讯手段落后,很多事情等不到中央回书,这就更需要考验在外将士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如果您觉得《家父汉武帝!》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79068/79068847/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