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监生与出兵_回到明末建工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8章 监生与出兵

第(1/3)页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许三匆忙赶入皇宫,神色显得焦急,因为紫禁城外的情况有些喧嚣。

  陆舟此时正在与礼制官商议册封皇后的事宜,同时皇太子既然已入京师,那么东宫的事情也得安顿。

  不仅如此,新月的小儿子,杨家姐妹两诞下的子嗣,这些都得要敕封得当。

  皇家的事情安排好了,这才能算得上是个正经的朝政。

  否则在诸多大臣看来,就是朝局不稳。

  “皇上,不好了!”

  许三继续大喊。

  几名年长的礼制官商议正在兴头上,畅想着不久皇后登基大典昭告天下,定御四方的场面,却被许三打断,只得翻了个白眼。

  “皇上,我等告退,待有时间,再入宫面谈......”

  几位老臣俯首退下,走之前又继续对许三翻了个白眼。

  当前的夏国军队所向披靡,圣君在位,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情,还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把皇家的根基建立稳当,才最重要,如此辽阔的疆土,分封的体制完善不好,才会出真正的大问题!

  历史上的诸多朝代皆是如此。

  “也罢,尔等都且退下吧......许三,你仔细汇报一下,可是紫禁城外出了事情?”

  良久过后,陆舟挥退几人,又见着许三衣着凌乱,这才开口询问。

  许三既然没有用电话传递消息,看来肯定是出现了无法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事情。

  “皇上,京师出现了小规模动荡,其中不乏有前朝遗留下来的功名学子......

  对朝政颇为不满,闹事撒泼者甚多,还要以大义之名面圣......”

  许三凑过来说道。

  陆舟听言,这才恍然,看来是前朝留下的诸多监生学子,按捺不住闹事。

  这是一个先前被遗忘的群体。

  再究其原因,竟是城里的歌舞一条街被扫荡.......

  “前朝遗留下来的监生,可是有多少人?”

  陆舟接着询问。

  监生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最早起源于唐宋,到后代逐渐完善,明时开始在京师设立了正规的学府,有几分类似于后世的大学。

  明时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则称国子监生员。

  明初由各省选送了行俱优的生员入监为监生,举人会试落第者亦可入监,由朝廷供养。

  只不过到了明末,名额略有变更,贡举学生的标准徒具虚名,除了一些年长而无学识的人入监学习,还有诸多富家子弟贿赂入京。

  学不学识的无所谓,主要是为了混个名声......

  许三顿了顿声音,说道:“街上走动的数百人,皆身着青衫。

  要是再算上流散在京郊等地准备入京的,怕是有个三两千人.......”

  陆舟惊讶道:“两三千人?这京城的学子何时如此之多了?”

  “前朝的国子监规模大,远比河套大学人多。

  听百姓所言,在李自成未进京师前,还留有个六七千人,只不过是流散各方......”

  陆舟这才想起,明时的国子监规模宏大,顶峰时期人数近万,哪怕是经过一系列动乱,依然还是有留在京师等候启用的学生。

  只不过是大夏帝国不按照常理出牌,让有些人落空了希望。

  “皇上,不仅如此,根据国安局的调查,京师内有人在搅浑水。

  江南的兵马有所异动,或许是受到江南士绅影响,这些书生才敢放肆.......”

  许三又列出许多暗中探查而来的情报,京城内看似安稳,但依旧有一些人挑拨离间。

  “小事罢了,京师的光景日新月异,百姓已逼近二十万数,人人安居乐业。

  这些人闹事,也得问问寻常百姓答不答应。”

  陆舟想了一会,又冷笑着说道:“还是注意江南的兵马要紧。

  京城里边有所动乱,怕真是跟南明脱不开关系......”

  ......

  许三得了皇令,却是要求先暗中观察,一两千的监生成不了气候,毕竟前朝士绅出生的大臣都被清洗了个干净。

  要说稍微能放在眼中的,应该还是江南的南明军队,根据奏报上来看,江南是实打实的有近百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回到明末建工业》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88135/8813594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