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野战辽阳_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 野战辽阳

第(1/3)页

辽阳城,古称襄平,这是辽东最古老的城池。在商朝灭亡之后,纣王的叔父箕子带着数万百姓渡海到达辽东,建的第一座城,就是襄平城。

  战国时,辽阳属于燕国,辽阳旁边的太子河,就是因为太子丹而得名。在三国时期是辽东霸主公孙度的治所。此后历经千年,一直是东北的中心城池。

  而沈阳,其实是直到战国的时候,才由燕国的大将秦开建了一个名叫候城的哨所。然后在汉末时,公孙度对哨所进行扩建,使之变成一座小城,用来做为玄菟郡的郡治。

  在元朝时,才被叫做沈阳。然后,一直到后金崛起,努尔哈赤走出山林,将都城从萨尔浒迁到沈阳,其在东北的地位才略高于辽阳。

  ……

  辽阳城历史悠久,城墙高大坚固,外有太子河从东南绕过,其它三面城墙外的护城河,也是取自太子河的活水。

  其城池布局,又分东、西两城,中间有高墙隔开。如同一个“日”字。

  (备注,这个“日”字的词性,是名词。)

  也不是站着的“日”,而是平躺着的“日”。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古代辽阳城布局图。)

  ……

  这一次,多尔衮没有来辽阳。

  守在辽阳城的是鳌拜。

  由于北方军采用的“铁钳攻势”,是同时从东西两侧进攻满清,多尔衮不得不坐镇沈阳,同时兼顾辽东的辽阳和辽西的大凌河堡以及广宁。

  因此,在打败豪格后,多尔衮给鳌拜留了四万人马,再以鳌拜为主将,谭泰和图尔讬额为副将,范文程为军师驻守辽阳防线。而他自己,则回到京城沈阳居中策应。

  如今的建奴,已经实力大减。

  历经数次大败和建奴内乱,多尔衮手中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但是,考虑到辽阳的重要性,依旧在辽阳部署了四万兵力,也足见多尔衮对辽阳是非常重视的。

  这四万兵力,有一万是骑兵,三万是步兵。

  大部分都是满清本族的军队和科尔沁部蒙古的军队。其对多尔衮的忠诚度,也是非常高的。

  ……

  得知牛成虎的先锋军向辽阳城开来,鳌拜并没有躲在城里,而是带着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在城外严阵以待。

  这两万人马都是清军中的精锐,他们的阵列非常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明朝:我的巨舰大炮》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2206/92206799/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