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君弱臣奸,芭比扣了
第(2/3)页
下之阵亡将士加抚恤。
其三,臣恳请陛下下旨,让吴三桂从锦州出兵攻打辽西。锦州与皮岛互为犄角之势,如今建奴重兵皆在皮岛而辽西兵力空虚,若吴三桂兵进辽西必有建树。与此同时,亦可使奴酋皇太极不得不从皮岛抽调军队回守辽西,以减轻微臣在皮岛之上的压力。
言尽于此,贼军攻岛甚急,诸事不及细述。
叩请圣裁。
东江提督王昊,十五年十一月初八。”
……
崇祯听完奏章,耸然动容。
对于王昊,崇祯的心情其实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因为王昊确实为国家立下了许多战功;另一方面,又因为王昊让自己感到难以掌控,而对王昊怀有很深的偏见。
崇祯甚至曾因此而在没人的时候,掀桌子痛骂王昊为乱臣贼子。
不过此刻,当崇祯看到王昊向自己交代后事。
尤其是看到第一条……“臣拙荆有孕,现在登莱,若臣战死皮岛,请陛下善待臣之遗腹子女,莫使为奸臣所害”时,崇祯的心还是软了。
或者说,是为王昊的壮烈决绝而感动了。
再看第三条……“让吴三桂趁机出兵辽西”,这也不失为一条良策。
正如王昊所说,此时建奴的兵力几乎都在攻打皮岛,用于防守辽西的兵力必然很少,甚至可以说……建奴在辽西一线的防守兵力非常空虚。
假如此时,吴三桂从锦州出兵攻略辽西,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并且,还可能起到策应皮岛,为王昊解困的作用。
“给朕拿地图来。”崇祯对王承恩道。
此时的崇祯,其实已经有了让吴三桂出兵的打算。而让王承恩拿地图过来,则是想看看应该让吴三桂出兵攻打哪里比较好。
王承恩闻言,赶紧屁颠屁颠地去拿了地图,在书桌上为崇祯铺好。
如图所示:
……
(附录:明末辽西地图。)
……
崇祯走过去,站在地图旁。
目光先是看向地图上的锦州……那是吴三桂现在驻防的城池。沉思了片刻之后,再将目光向锦州的东北方向移动,看向大凌河堡!
大凌河堡,这是辽西的一个战略要地!
南北走向的大陵河,将辽西分成东西两半,而大凌河堡则位于大凌河的西岸的一个重要渡口边上。只要占据了大凌河堡,就能凭河而守,保住半个辽西。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明军和建奴曾经在大凌河堡打了一年多的恶仗,最后建奴获胜,明军惨败。失去大凌河后,明军被迫退守锦州,从那时候起,明国在辽西的战略形势就变得非常被动。
而此次,清军的主力被王昊拖在皮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明朝:我的巨舰大炮》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2206/9220679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