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偶遇修女,没有免费的午餐_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偶遇修女,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2/3)页

了。

  那修女见王昊问起,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将军也是来做弥撒的吗?”

  弥撒?

  “哦,卖嘎!”

  王昊拍了拍脑门,原来这人不是来玩仙人跳的,也不是想要出来寻找“真爱”的,而是站在门口迎接他们的教友进去做弘撒。

  ……

  想了一下,依稀记得好像天主教的弥撒,有早晚之分。

  现在这么晚了,应该是“子时弥撒”,也就是在晚上23:00开始的弥撒。

  便又问道:“请问教堂里的神父是哪位?”

  “是来自普鲁士的汤若望神父。”那美貌修女道。

  原来是他。

  那就不能放过了!

  汤若望这个人,不仅是一个传教士,还是一位学者。在原本的历史上,此人在中国前后共生活了47年之久。曾经受崇祯之命,为明朝造出了西洋大炮。

  并且撰写和翻译了《火工挈要》、《矿冶全书》、《坤舆格致》等着作,涉及矿业、冶金、机械、制造、军事、历法等多个领域。

  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科学家。

  崇祯对汤若望的学识很是欣赏,教堂门口那“钦褒天学”四个字,据说就是崇祯亲自题写的。

  想到这里,王昊便决定要进去看看了。

  看看能不能将这洋鬼子给拐到登莱去。

  ……

  说到找洋人,肯定又会有人要骂王昊崇洋媚外了。

  在民粹泛滥的时代,但凡谁敢说西方有某些地方先进,就会被骂得很惨。

  但是,我们还是要理性地看待,不要坐井观天。不管怎么说,这人能多不远万里来到明国,那也是有些本事的。史载汤若望精通冶炼、铸炮、天文、机械制造等等。

  实际上,在明朝末年,西方的自然科学已经开始……有些部分……领先明国了,尤其是在科学理论方面。

  西班牙在公元1521年,就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而现在是1641年,明朝灭亡是1644年。

  也就是说,在王昊穿越到明朝这个时间点上,西班牙已经做了……120年……的日不落帝国了。

  此时的欧洲,已经前后出现了五个“日不落帝国”。分别是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英国、法国。

  ……

  比如说荷兰:

  其领土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0万,也就相当于我们后世的一个县。

  但是他的殖民地却遍及全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到17世纪中叶,也就是明朝末年。

  王昊穿越到明朝这个时间点。

  总计有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一万多艘商船或战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

  再看王昊抢来的这艘大帆船,有将近1300吨的排水量,船上有50门火炮。但是,这还不能算大型大帆船,只能算得上“三级风帆战列舰”。

  在同一时期的一级和二级风帆战列舰,排水量在1500吨到2000吨之间,火炮数量多达70门以上,最多的有100多门火炮。

  当然,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吨位更大,排水量达到2500吨。

  但是,“海禁”之时,所有的图纸、船只都被销毁了,连建造宝船的工匠也都被杀死了。

  ……

  明朝经历了长达……203年……的“海禁”!

  直到崇祯七年才开海禁。

  等到崇祯七年重新开海之时,造船技术早已退回到了唐宋时代!

  在冶炼、铸炮、造船、机械制造等方面,尤其是理论知识方面,西方已经开始赶上明朝,并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了。

  据历史记载,到了明末时期,在科技方面已经开始了“西学东渐”之风。

  徐光启、孙元化、王徽等一大帮人都是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的代表人物,

  ……

  而且,能够从欧洲路出来,到处探险或传教的,也都是有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明朝:我的巨舰大炮》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2206/92206799/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