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青禾有机农业
第(2/3)页
县里对阿魏戈壁的开发设计有青河阿魏引水工程和阿魏灌区开发工程。
侯振鹏没有丝毫的扭捏。
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门口,罗修将两袋新鲜的阿魏菇装上车,郭阳则是双手插兜。
地方上给不了政策,但国家能给到一些农田建设和道路、电力方面的优惠政策。
聊胜于无吧。
协议签订的很快。
蒙国发展并不好,市场太少,只有等以后青禾的旅游发展起来,才能发挥价值。
嘉禾集团也在陆续选调和招聘新员工到疆省,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工资普遍要高上一个档次。
侯振鹏一时有点恍惚,青禾人对阿魏灌区上的耕地觊觎已久。
引水工程分为引水渠首和干渠、隧洞和田间灌溉四个部分,阿魏灌区输水隧洞是整个工程最重要的部分。”
刘廷恩一时没适应过来,摆了摆手,“我是看在老向的面子上。”
为了搜集青禾的动植物资源,他连罗钾项目都没有去考察。
以后嘉禾一手捏着土地,一手掌握着种子、生物农药、化肥等,。
有了地方的同意,剩下需要搞定的就是上面的领导了,这反而好解决一些。
最终郭阳还是选择将其划分了为嘉禾集团的子公司,而不是归属于苜禾农牧。
引水工程最终也由国铁下面的分局承建,对于打洞,还是交给这些国字号企业放心些。
有人就提议在嘉禾戈壁荒漠上种沙棘,开发沙棘原汁、保健饮料等产品。
侯振鹏夜里也曾无数次梦到,位于大小青河河口汇合处下游的引水渠首开工建设。
随后就是熟悉的德隆系危机爆发,罗钾停产。
农牧民时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接触久了,才发现刘廷恩是个宝藏老头,对干旱区的生态植物研究很有一手。
整个阿魏灌区开发建设没有5亿以上的投资根本完不成。
说完,他正视着郭阳。
何况嘉禾现有的几个项目都是以土地修复为主,难度极大,效果还特好。
郭阳当然清楚青禾县委的意思,他也不犹豫,朗声说起嘉禾的想法。
“现有设计的引水量不够。”
但苦于横亘在中间的喀旦逊套山,坐拥大、小青格里河两条河流,水却到不了阿魏戈壁。
“2.13亿!”
协调上没问题了,后续就是投资协议。
其中,还有很多关键的事务。
但其地下却潜藏着前景诱人的超大型钾盐矿,储量约2.5亿吨,是华夏为数不多的钾盐矿中最大的一个。
聊了一会儿,又扯到了引水工程上去。
会议室里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郭阳的脸上。
“一点也没了。”
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的部分股权会用于融资,青禾能避开,自然要避开。
年GDP2个多亿,财政收入不过700万元,就敢提前数年谋划这样一个大工程。
所以十年前,青禾人才有了再造一个青禾的计划。
嘉禾上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8977/989774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