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牧草吐绿,玉米铺金
第(3/3)页
在扩容,同时建设新基地,但投产还需要时间。
结束后借着酒意向董承规提了些要求。
唯独在加工方面,很可能会因为时间仓促,技术不达标,而达不到出口岛国的标准。
“相比而言,南韩要求要低一些,但近两年也爆发了口蹄疫和禽流感。
成群的鼹鼠对行人熟视无睹,公然啃噬草叶,挖洞翻土压埋草场,有的老鼠洞都打到牧民家门口去了。”
郭阳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这茬收获时可能遇到雨季,要不要提前或延后收割,产量和品质可能会有影响。”
同时滴灌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来完善,还有最重要的厂房和加工设备。
“我的个乖乖,今年集团业绩大爆发啊!先是丰凯农机,随后是天禾种业,现在又是苜禾农牧。”
“余总恐怕又要抱怨连天了。”余小川应道。
谢时杰一边开车,一边观察着老板的一举一动。
酒店歇息了一夜后,郭阳没有再去乌拉特草原,而是坐飞机回了九泉。
论对国际苜蓿市场的了解,余小川是苜禾最专业的,他耐心解释着。
“网络上有关于嘉禾的报道没?”郭阳问道。
“草被啃没了,有个牧民家不到10天就死了50多头牛羊。”
“全到了。”
六月的五原天气燥热了起来。
“生活秘书?”
“嘿,你们是本家,有什么问题自己协商,或者是联系其它企业。”
但郭阳却发现了不少问题。
尤其是熏蒸消毒罐等技术设施设备。
“在九泉吗,我马上就到公司。”
五原分公司的生产管理还有所欠缺,现场人员的自由程度高,很多时候都要依靠员工的自觉。
郭阳想想也是,刚想让安排招聘,结果瞿阳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来接郭阳的是谢时杰,郭阳一见面就仍不住调侃。
“苜禾牌紫花苜蓿畅销海内外,与岛国签下巨额订单。”
郭阳也不得不感到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还真是无穷尽,老师还在那边吗?”
五原的草场毕竟才刚起步,技术和管理力量上都要薄弱些,郭阳自然得多交待几句。
“听说丰凯农机那边加班老厉害了,今年的产能都排满了。”
但赖敏君不是华夏科学报的吗?
当初采访的也是苜禾1号,怎么XH会发表关于天玉1号的文章,郭阳思绪纷飞。
现场也没有发现管理人员。
余小川苦瓜着脸,早知道就不显摆了,这下好了,又多了件事。
“有叻,从你上了新闻报道后,搜狐、新浪这些网站上时不时就有关于嘉禾的文章。”
“地下鼠的视觉都已经弱化,靠的是嗅觉和触觉,它们习惯用土丘将洞口堵住。
“老板,XH社下属的国际先驱导报最新发表了一篇文章,矛头直指天玉1号!”
谢时杰也没了交谈的兴趣,一路风驰电掣。
国内的舆论环境一直视转基因为洪水猛兽,天玉1号莫名被牵扯进去,事情有点麻烦。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8977/989774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