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电视台来访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电视台来访

第(3/3)页

看老父亲,竟莫名的有点激动。

    机缘巧合下,他被猎头挖到了苜禾农牧。

    但苜禾1号却是有它独特的抗盐机理,和人一样,植物有不爱吃盐的,也有‘嗜盐如命’者。”

    余小川愣住了,劣质奶粉?

    “继去年徽省之后,今年湘省倒是又出了两起大头娃娃事故。”

    很快过了前十分钟,

    营收大增的喜悦迅速被冲淡。

    郭阳笑了笑,“别纠结了,想想怎么搞好国内的市场吧。”

    “苜禾1号口味挺重的。”徐小雪感慨着。

    “满园春色关不住,盐碱地变‘聚宝盆’,从曾经的戈壁荒凉,到如今的满目青绿。

    “陆台,纪纲。”

    邓成翘首以盼的等来了记者。

    “说不准等会儿我还能上镜呢!”

    郭阳对余小川越来越惊讶,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是真下了功夫去研究国际市场的。

    郭阳看着恢复了正常神态的赖敏君,心情也平复了些。

    但那样的危害更大,首先是母牛大概率废了,其次双胞胎的牛基本上百分百是弱牛。

    傍晚6点58分,徐廷像往常样,泡了杯枸杞大枣水,便坐在沙发上等着看陆台新闻。

    这话似乎是点醒了赖敏君,徐小雪也上前拉着赖敏君。

    徐小雪悄摸着做了个调皮的表情。

    和丁吉闲聊了两句,郭阳感觉陆台的记者差不多快到了,就回了办公区域。

    郭阳不耐烦了,反手甩了份早准备好的资料给她。

    “但农业关乎国计民生问题,国内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草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

    陆台的镜头从一片辽阔的盐碱滩开始,远远的望去,地里白花花的一片,像下雪了一样。

    期间,赖敏君还在旁敲侧击的打听着嘉禾转基因技术研究的事。

    陆台的纪纲出来做了和事佬。

    郭阳眼皮跳动了下。

    “说来听听。”赖敏君争锋相对。

    并且随着对生物质能源的强劲需求,这些国家能出口的苜蓿也是越来越少。

    之所以耐心的解释,主要还是为育种研发实验室做准备,后续可要拿出一大批特性各异的牧草种子呢。

    镜头的进度很快。

    第二天。

    徐小雪感受着现场微妙的气氛,不禁胡思乱想,君姨不会是因为我吧!不至于啊,我应该没说啥吧?

    赚大钱从来就不是农业的第一目的,嘉禾要想走得更长远,就要始终有这种觉悟。”

    从种植,到销售,从经理到副总,从零到一,从国内到国外,余小川的心态在转变。

    余小川说:“我发现国内的苜蓿进口商既看不上国内的苜蓿干草,但进口时又喜欢买最次的三级干草。”

    也只有掌握了转基因技术才能说得过去。

    级别很高。

    “用于宣传的技术资料我们也准备了一份,有需要的话直接复制粘贴就行。”

    “转基因作物需要特殊的审定,嘉禾可没这个胆子。”

    昔日盐碱戈壁,如今变身万亩草海。

    得!嘴角翘太高了。

    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瘦肉精,染色馒头,苏丹红,以及最近又再现大头娃娃。

    至于陆台,华夏谁不懂啊!

    “明天采访的重点是苜禾1号,我想郭董事长参加采访会更合适一点。”

    他对这些采访也兴趣不大,有这功夫,还不如多下两把象棋来得更有趣。

    “说说看。”

    这份资料,很多苜禾的员工也是头一次看到,老员工的回忆涌上心头,和新来的人不断吹嘘着过往。

    不一会儿,朝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渡上一层金色。

    徐小雪眼睛里也冒着小星星,天玉1号带来的震撼还未消散,苜禾1号又来了。

    奶牛的被毛短,细致有光泽,成年母牛Ru房大而丰满,一看就是产奶的牛。

    郭阳年轻的身影突然就变得伟岸了。

    走之前,她忍不住翘起了大拇指:“真棒!华夏需要你这样的企业家!”

    纪纲惊诧的接过光盘,“现在能看吗?”

    郭阳有条不紊的回答着。

    此刻的徐小雪不复当初的英气洒脱,反倒像名淑女,乖巧的陪同在一名面容朴素的中年妇女身旁。

    对于陆台的来访,他不意外,从农业部参与苜禾1号推广时,就有预料会有这么一天。

    难得啊!

    “小雪,你要看啥?我给你换。”

    主持人的声音不断传来,

    “深耕荒漠,励精图治,砥砺奋进,短短几年间,嘉禾集团硬是将茫茫戈壁变成了二十万亩人工草原。”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8977/9897740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