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示范区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示范区

第(2/3)页

家里,院子里还有个小男孩蹲在地上玩着,身上的衣服沾满了尘土。

    张伟和蔡斌两人也逐渐的成熟。

    郭阳怒目而视,“你就说我每次有没有兑现吧。”

    两人相视一笑,

    盐碱地被称为‘土地顽疾’,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易反复。而且项目地处偏僻区域,除了母牛是母的,很难再见到其他异性。

    河套平原可是我国春小麦的传统种植区域。

    荒沙变成了绿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林果业大户。

    不出意外,

    相比九泉的盐碱地改良,此次的工程难度要低上一些。

    当然,仅限于示范区,这也是苜禾唯一和当地农户直接流转的土地,示范区总不可能拿荒地来搞吧,农民不认。

    郭阳看了看高峰书记,正色道:“高书记,两年后你会发现今天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

    “但愿如此。”

    宏盛村的村书记高峰很年轻,大概也就三十多岁,闻言感慨道。

    ……

    苜禾率先启动了盐碱地改良示范园区的建设。

    郭阳揶揄道:“得了吧。我对钱可敢兴趣了。”

    其生产的的平原高筋粉,粉质细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制作面精不可或缺的主角。

    但‘梅花香自苦寒来’,土地也给他一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景阳村的人就是太不齐心了,只有心动,迟迟不见行动……”

    这时,丰凯农机的研发生产就显得很重要了。

    轰隆的机械响彻在大地上,向天山脸上带着笑意,指着周围的石膏堆向郭阳介绍着。

    全村1.98万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嘉禾,同时368户家庭中全部都选择了认购股份。”

    苜禾的团队年轻,普遍面临着成家困难的问题,集团内部更是狼多肉少。

    苜禾农牧完成了第一批土地流转协议的拟定,流转面积超过20万亩,这些都是无主的荒地。

    还真是一代接一代啊!

    小男孩回头,露出一张灰不溜秋的脸,牙齿洁白。

    2004年10月。

    “我们村盐碱危害很严重,只能种向日葵,但保苗率也不高,平均亩产只有五六十公斤。

    围观的农户也站在周围指指点点。

    任谁也得叫一声好!

    平均每块面积超过了1.5万亩。

    宏盛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8977/9897740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