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

第(2/3)页

活动,主办单位是文协、《人民文学》这样的权威机构,评委会有茅盾、巴金等文坛泰斗。

  哪怕是获奖群体里,也有茹志娟、邓友枚、王漾、高晓声这样的名家。

  寻常人能跻身奖项已然是难能可贵之事,几乎可以肯定日后必定会在中国文坛拥有一席之地。可谁又能想得到,在如此权威和盛大的奖项里竟然能有人独中两元!会场内数百道目光聚集在林朝阳身上,让他感到连空气都有些灼热。“下面就请朝阳同志发表一下感言!”章光年说着,将话筒交给了林朝阳。

  按照去年的惯例,评奖第一名的作家有发言的机会,去年发言的是刘昕武。《牧马人》是今年评奖的第一名,这个机会自然就落到了林朝阳的身上。

  会场内的众人刚刚才被林朝阳一人独得两奖的消息洗礼过,这个时候林朝阳要发言,自然是让众人充满了好奇。之前去《人民文学》编辑部的时候,林朝阳便被告知了要在授奖仪式上讲话的事,所以是有准备的。他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的人头,拿出打工人讲解ppt的状态,台下的人头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个蒜头。“感谢所有读者和评委会对于我个人和作品的肯定。

  刚才几位先生回顾了过去多年以来我国文学界所面对的艰难困苦和发展历程,跟几位相比,我还是个小学生,就斗胆站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展望八十年代吧。

  我想象中的八十年代,应该是一个充满变革和理想的年代,是一个思想激荡、文化勃发的年代。

  在最近几年当中,因为过去的压抑让人民群众对于文学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和偏好,我想这种潮流在八十年代仍会持续。这对于我们文学界来说是幸事,但同时也是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

  文学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是人民在历史转折中的坚韧与勇气,也映照着我们文学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与探

  索。

  我始终坚信,文学最重要的价值是在于镜鉴。批判与赞美、揭露与歌颂,这些都不足以概括文学的价值。文学的边界应该是广阔无垠的,人民群众的喜爱才是它生根发芽的基础,人民群众也从文学当中汲取力量。我们文学工作者要有一个决心,那就是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林朝阳的发言简短,却字字斟酌,铿锵有力。他刚讲完话,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如果说刚刚茅盾、周扬等人的讲话还带了些官方色彩,那么林朝阳的讲话则充满了个人色彩。特别是结尾那一句“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可谓是振聋发聩,让在场不少人听完之后都有些激动。讲完了话,林朝阳的任务也完成了,他捧着两份奖状和纪念品走下了主席台。主席台距离坐席不到二十米,全场人的目光都紧随着他的身影。

  今天的授奖仪式上,没有人比他更出风头了,哪怕是那些文坛泰斗也不行。他刚一落座,刘昕武便语气夸张的说道:“朝阳,你瞒我瞒的好苦啊!”

  林朝阳笑着与他交流了两句,周围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林朝阳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牧马人》是本届评奖得票率、专家评委的认可度最高,林朝阳这个获奖者本身就已经备受瞩目了。

  到了颁奖时,林朝阳两个笔名、两篇作品同时获得荣誉,他俨然已经今天授奖仪式上最闪亮的那颗明星。

  颁奖结束,今天的授奖仪式也接近尾声。

  散场之时,章光年拉住了林朝阳,将一位戴着眼镜、年近六旬的老同志介绍给了他。

  “这位是谢靳导演!”

  今天授奖仪式文艺界来了几百号人,有电影导演并不奇怪。

  国内的电影行业与文学界一直过从甚密,许多经典电影作品也都是通过小说改编而来的。在章光年的介绍下,林朝阳与谢晋寒暄了几句。

  因为下午还有座谈会,两人没有多聊,谢晋只说了找个机会要拜访一下。下午的座谈会,其实更像是一场见面会。

  跟上午数百人的大场面不同,下午的座谈会基本是以评委会和获奖作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