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天朝》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1章 《天朝》

第(1/3)页

《收获》的专号征订工作从11月上旬就开始了,发酵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在国内文学界和读者群体掀起了阵阵热议。

        截至征订结束,一张张征订单从各地反馈到《收获》杂志社,仅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这在出版社或杂志社的征订当中已经算是非常高的效率了。

        李小琳看看最后汇总的数字,喜不自胜。

        85.16万份!

        《收获》杂志社的征订工作面向的是全国的各大书店丶二渠道以及邮局所代表的个人读者,在《收获》历年的征订工作中,正刊订阅是重中之重。

        巅峰时期,《收获》的正刊征订量超过20万份。

        这20万份代表的不是全部销量,而是20万个最忠实的读者(单位)。

        陆遥的《人生》在82年出版时火遍全国,征订量也不过12万册,这些年累计销量早已破了百万册。

        所以杂志或是单行本的实际销量,往往是征订量的两倍,甚至是数倍之多。

        但即便是20万份的征订量,也已经是明日黄花了,这些年来国内文学杂志的销量一降再降,《收获》也不例外,曾经单期百万份的销量,如今只剩下个零头。

        此次的专号竟然一举收获85.16万份的征订量,这如何能让李小琳不惊喜呢?

        「朝阳的号召力真是非同凡响啊!」她看着汇总来的征订数据,眉眼间尽是喜色。

        「是啊,『林百万』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程永新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照这个征订量,销量恐怕要200万起步吧?」

        他说着话,却警见了李小琳的脸上闪过了度之色,便问道:「小琳姐,怎么了?」

        「咱们专号的销量越多,书出版以后的销量可就越少了。」

        闻言,程永新愣了一下,却也明白这么个道理,只是林朝阳都已经答应了杂志发表,

        肯定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他不理解李小琳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件事。

        不等他多问,李小琳转头跟同为副主编的肖元敏低声商量了一阵,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将每期专号总印数控制在100万份整,为小说之后的出版让路。

        她的决定让编辑部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但大家想想,即便是100万份,对于现在的《收获》也已经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数字了,更何况这次的专号还是6期。

        算上正刊的出版,这相当于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收获》每月都要出刊一次,从双月刊变成了月刊。

        远在燕京的林朝阳接到李小琳的电话,先是意外,又随即表示了感谢。

        虽然他不差这点销量,也不差这点钱,但人家毕竟也是好意。

        谈到出版的问题时,李小琳的意思是现在国内文学界盗版横行,发表和出版的时间也不能间隔的太久,否则就是给盗版留市场。

        林朝阳想了想便给人文社打了个电话。

        接到林朝阳的电话,祝昌盛眉飞色舞。

        他前些天还在为林朝阳新书的首发权被《收获》给拿去了而感到郁闷,没想到才几天的功夫,林朝阳竟然决定将新书的出版交给他们人文社。

        这当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接到林朝阳的电话后,他拉着人文社现任总编兼《当代》主编程早春便跑到了林朝阳家,详细的商议了出版事宜,才欢天喜地的离开。

        12月15日,冬日清晨的阳光被雾霾所遮挡,天空看起来阴沉沉的,冷风吹过,在新华书店门前排着队的热心读者们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大雪之后,燕京夜晚的气温已经在零下5度,白天的气温也只是在零度律徊。

        不过天气再冷,也没办法阻挡这些读者们的热情。

        进入九十年代,燕大周围多了很多书店,93年万圣书园开业丶95年风入松开业丶97年国林风开业,这些都是燕大附近较为知名的学术书店,老板也都是海淀附近几所大学的教授或毕业生。

        但要说最受燕大学子们欢迎的,还是屹立在海淀大街上几十年的新华书店。

        一来是因为这里离燕大较近,从燕大南门出来,穿过老虎洞拐个弯就到了。

        二来是因为这里社科丶文史类读物多,相较于那些专营学术读物的书店在受众上明显更广。

        陈佳勇一早和王长江约好了在学校南门见面,两人见面的时候他正啃着从食堂买来的包子。

        「灌一肚子风,你小心等会儿肚子疼。」

        王长江提醒了他一句,陈佳勇却没当回事,两人一路往新华书店走去。

        陈佳勇是今年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因此被保送进了燕大中文系,他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历史上最幸运的一批获奖者。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有七位一等奖获得者被燕京大学丶南开大学等名校破格录取。

        此事在国内文化界和教育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那之后,各大名校为了避免争议,逐步收紧了要求,直到几届之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奖项只能起到高考加分的作用。

        王长江则是正常考入燕大中文系的。

        两人来到新华书店门口,看着门口的长队,王长江不禁惊讶,「这么多人啊?」

        他们都是八零后,买书排队这种事只在小时候听说过。

        新华书店八点开门,这会儿离开门还有不到20分钟,两人见陆续还有读者加入队伍,

        赶忙先排上队再说。

        「我记得小学五年级那年,赶上林朝阳的《达拉斯买家具乐部》出版。

        我爸本来是负责送我上学的,结果他为了买书把我带到了书店门口排队,害得我迟到被老师罚站了20分钟。」

        王长江看着前面的队伍,饶有兴致的说着往事。

        「你接触林朝阳的作品那么早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